社團歷史
社友來稿
成果集錦
留言板
贊助我們

天文社的展望

作者 / 張家銘(物理 23 級)

編輯 / 何梓華

我從高中開始就一直待在天文社了,以前有當過教學跟儀器,玩一玩自然也對天文深深著迷,大學也不意外地選擇了天文社。記得一開始新生茶會時聽到學長姊介紹天文社時,除了幾個天文社都有的主要活動,還聽到好幾個很特別的,像是攝影工作坊以及天文讀書會,攝影工作坊的內容能幫助社員一步一步弄出漂亮的照片,不然以往修圖技巧幾乎都要自學,慢慢磨練要花上不少時間:

在清境觀星園拍攝的夏季銀河,拍攝月份是三月,算是每年銀河季的序幕,銀河最明亮壯觀的部分會在破曉前從東方升起,橫躺的銀河搭配山景再適合不過了。

拍攝參數:Canon 6D 改機、ISO 1600 120s X10、Canon EF 28-80mm f/2.8-4 L @ 28mm f2.8、iOptron SkyTracker Pro

拍攝參數:Canon 6D 改機、ISO 1600 120s X10、Canon EF 28-80mm f/2.8-4 L @ 28mm f2.8、iOptron SkyTracker Pro


這張是利用全台灣最大的望遠鏡,鹿林一米望遠鏡進行拍攝的 M1 蟹狀星雲。搭配 Hα 及 OIII 濾鏡,展現蟹狀星雲的另一種樣貌,同時我也對這支望遠鏡的解析力之高感到十分驚訝,因為平常進行天文拍攝時並不會用到口徑這麼大的主鏡,是個稀有的機會。這次對於進行天文攝影的人可以說是豪華享受,加上去之前鹿林天文台剛好將主鏡進行清理,可以說是以最佳狀態進行拍攝。

拍攝參數:LOT、Hα, OIII 300s 各 10 張

拍攝參數:LOT、Hα, OIII 300s 各 10 張


使用清大校園裡的天文台所拍攝的月球,清大天文台有一隻口徑相當大的折射式望遠鏡,口徑為 25 公分,非常適合進行行星和月球觀測,且它背後還有歷史故事。清大天文台曾經被棄置多年,近年多虧校友的捐款以及學長姐、師長的協助,讓天文台能浴火重生。此次是我第一次拍攝月球,在後製的時候採用礦物風的方式,將月球表面相當細微的顏色差異顯現出來,以展顯其表面礦物的分佈情況,細節相當清楚,可以看見這支 30 歲的望遠鏡依舊老當益壯,能持續為清大天文台提供觀測宇宙的窗口。

拍攝參數:SHOWA 25cm F12 折射鏡、ASI 6200MM Pro RGB 濾鏡

拍攝參數:SHOWA 25cm F12 折射鏡、ASI 6200MM Pro RGB 濾鏡


天文讀書會也很有深度,大一的我參加後只能跪了,不過多少也學到了不少天文知識。可惜的是一兩年前爆發了疫情,導致天文社的活動頻頻被取消,要上山並不容易,幸好今年能跟一些社員去一次觀星園拍個過癮,在夜空下看星星的感覺是無可取代的,希望未來疫情趨緩大家都能順利上山。另外我最近也在清大天文台進行觀測與活動,這座天文台是近年才整修好的,期盼未來與天文社互相交流,一起在學校看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