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團歷史
社友來稿
成果集錦
留言板
贊助我們

當年我們一起追哈雷的日子

作者 / 林富源(物理 86 級,第 13 屆社長)

編輯 / 傅喻

人生在世,數十寒暑,與浩瀚星辰的演化時間尺度相比擬,實難以用剎那來形容。在有生之年能親身見識宇宙的壯麗景致與變化,還真是要一點運氣與福氣。以我們所身處的太陽系而言,成員之一的彗星正是符合上述所言。

彗星算是太陽系裡的獨行客,部分彗星以週期性方式短至數年長則達數千年不等回歸,向太陽致敬問安,甚至以揮灑自我照亮地球天空的優雅型態,為它的回歸做一次完美的詮釋;也有不在少數的彗星是以拋物線的軌道,通過近日點後毫不棧戀地揚長而去!無論是週期性或非週期彗星,它們特殊的發源地、特殊的軌道、特殊的長相等,讓人類希望能在有生之年親眼目睹彗星的傲人雄姿。

哈雷彗星卻是眾多彗星中響噹噹的大熱門,原因之一是它已經多次以 74 至 75 地球年左右的週期回歸經過近日點,與人類平均壽命接近,加上在 20 世紀初那次的回歸,造成非常大的轟動,所以讓人們有很大的期待,希望有生之年能一睹哈雷英姿。

在課業的夾縫中準備迎接貴客

哈雷彗星最近一次的回歸是在上世紀 1986 年 4 月上旬通過近日點。

1985 年正是筆者唸大四,在當時的年代,大家都在為畢業考試、研究所考試、索取國外大學研究所資料、準備托福與 GRE 考試等等,十分忙碌才對,但是碰到這千載難逢的機會怎能錯過與袖手旁觀呢?也許這輩子就僅此一次與哈雷面對面,因此,即使再忙也要好好迎接它的到來對它做個觀測。

時間應該要自 1985 年 9 月講起,大四開學後,與天文社社長、學長姐及學弟等先初步討論天文社對哈雷彗星觀測計畫和可能的宣傳活動,依據當時社內的設備、參與人員的數量、人員的能力與時間、觀測地點、觀測時間、與系上可能的溝通狀況與支援問題等,大家先集思廣益,確定天文社要在這場世紀天文盛會中不會缺席後,由筆者草擬整個觀測計畫。

器材

筆者將社上當時可以利用的觀測設備、器材與周邊支援等做了整體的盤點後,1985 年 10 月 14 日晚上有一場討論,參加的成員有李訓德、穆道模、金升光、張思晉及筆者(以上皆為物理 86 級),顧宇明(物理 85 級)、張祥光及蘇裕農(皆物理 8 7級),依據天文社和參加人員自己可提供的設備器材,將可以進行觀測與紀錄的方式確定臚列。就當時社上的觀測設備與器材,包括:

  1. GOTO(日本五藤光學)3 英吋折射鏡+德式赤道儀:
    目鏡|Or:12.5mm、9mm、6mm,MH:25mm、12.5mm、6mm,K:40mm
    3cm 尋星鏡,太陽濾鏡 X1 與天頂稜鏡 X1。
  2. Celestron 8 吋反射鏡+赤道儀(共兩組):
    目鏡|40mm、25mm、16.8mm、12.4mm、7mm
    天頂稜鏡 X1、小型濾鏡 1 組(6 片)、冷凍相機 1 部
  3. 相機:NikonX2,Pentax X2。鏡頭:50mmX2、100mm、135mm、200mm。
  4. 雙筒望遠鏡 3 部及其他附屬器材。

根據設備器材及人員能力,將觀測項目分為:目視觀測(含雙筒鏡觀測)與紀錄、放大攝影紀錄、星野攝影紀錄,工作分配上由金升光與李訓德擔任1部C-8放大攝影與星野攝影,張祥光負責 1 部 C-8 放大攝影,筆者與顧宇明學長則用 GOTO3 吋折射鏡作放大攝影。另外,由穆道模嘗試作流星塵的蒐集。當年可沒有數位相機,都是使用膠捲底片,所以大家也嘗試使用不同的底片,例如:柯達 Tri-X、1000、400,富士 Fuji-1600,ILFORD XPI-1600 等等,印象中,都是大夥自己掏腰包買底片來用,由於高感度底片相對價格高,對當時的我們也是不小的負擔。

地點

因為物理系早先已經通告物一館屋頂平台不能使用,造成整個計畫十分不方便,因此,為了這次彗星觀測與紀錄,請學長和筆者向系上陳情並提供我們的觀測計畫案,希望能專案使用,果然,哈雷彗星的名氣不容小覷,系上答應我們針對觀測可以開放使用,但不能做為一般社員活動之用。

學術資料搜集

為了這次的哈雷回歸,國際上早在1983年開始,許多著名的天文刊物就開始陸陸續續有關於哈雷的文章出現,逐漸炒熱氣氛。

美國著名的業餘天文刊物 SkyandTelescope 其出版社特別為業餘觀測者出版一本哈雷觀測與科學研究指南(International Halley Watch Amateur Observers’ Manual for Scientific Comet Studies),簡稱 IHW(圖一),在當時這本指南可謂蒐羅業餘觀測可以做的內容,也十分適合大學天文社來參考使用,因此社裡也訂購了幾本(包括社上及社員自購)。當筆者在 1985 年 10 月初拿到這本指南時,第一件事就是將其中的觀測紀錄表,悉數翻成中文並印刷數份便於使用,包括有:觀測地點、器材、人員等等基本資料表、目視觀測及繪示紀錄表、攝影紀錄表、天體測量記錄表、流星觀測紀錄表、流星攝影紀錄表等。

圖一:IHW刊物

圖一:IHW刊物

IHW 的紀錄表例

IHW 的紀錄表例

最重要的是,IHW 作者希望全世界各地將觀測哈雷彗星的成果寄回給他,出版社會公布各地的觀測成果。清華天文社在85年底前曾寄出一份觀測基本資料給對方(圖二),之後將視觀測成果狀況再回覆觀測報告。

圖二-1

圖二-1

圖二-2

圖二-2

嘗試拍攝彗星,相片上好像「有東西」

彗星回歸的日子一天一天接近,臺灣的天氣卻開始因東北季風逐漸增強而不穩定。

1985 年 10 月中旬難得有一段時日,是觀測好時期,當時哈雷彗星位於獵戶座 χ2 星附近,亮度約 12 等,由於難得好天氣,金升光,張祥光和筆者等只要晚上有空都會上物理館搜尋哈雷。以清華舊物理館位置,以及東邊建築物與高速公路燈光影響等,10 月份夜間 11 點後,獵戶座在東方高度逐漸適合觀測。就在 10 月 17 日凌晨 2 時左右(月令 3),當天天空透明度極好,金升光以 C-8 星野攝影方式記錄,在獵戶座 χ2 附近以正片底片拍攝幾張,希望能抓到它。

當年那段時間,在臺灣各地的天文社團與天文同好也不遺餘力地在全省各地追星,大家都想要第一時間抓到哈雷的倩影,所以金升光拍攝的正片沖洗出來後,立即轉印成相片,觀測小組大家根據相片、軌道預測資料與亮度,再評估當天天氣、器材極限等,都覺得相片上「有東西」,這下可精彩,若筆者沒記錯,隔天上午我立即拿著照片,搭上校門口的中興號巴士,直奔台北圓山天文台。

捕捉彗星芳蹤,圓山天文台鑑定無誤

當時在台北圓山天文台的陶蕃麟曾經是筆者成功高中天文社團的指導老師,熱心推廣天文教育,所以筆者就拿著相片請陶老師協助確認。陶老師看到相片時,很高興,然後仔細問到相關一些基本資料,再對照他的資料後,若有所思地說,他不能確定我們有拍到哈雷彗星!我請他能詳加確定,最後他仍說無法確定有拍到(圖三圖四)。

圖三

圖三

圖四

圖四

知道這結果,難免不是滋味,我順便詢問目前各地回報狀況,陶老師說,有人這幾天已經上玉山拍攝了,其他的回報很多也不容易確認。筆者只好趕回學校,和觀測夥伴繼續努力了。

後來幾天天氣狀況逐漸不佳,加上月相影響,都沒有突破進展,直到 11 月 5 日,筆者在凌晨零時 22 分以一架 MIZAR 小型赤道儀搭配 Pentax 200mm 鏡頭,用柯達 400 負片自由追蹤拍攝 7 分鐘,終於首度在清華校園內拍得哈雷彗星影像,這張相片也隨即被台北圓山天文台證實了(圖五)。

圖五

圖五

隔天,中原大學天文社的照片也獲得確認。只是清華在 10 月 16 日與哈雷擦身而過的相片,由陳培堃先生在同一天在玉山拍攝到,因而錯失成為臺灣第一張獲得確認的哈雷照片的機會,不過以平地觀測紀錄而言,清華天文社也算是數一數二了。漸漸地,哈雷的亮度由 10 月底的 10.5 等逐漸變亮到 11 月已經達到 7.7 等左右,所以全省各地陸陸續續都回報了觀測與拍攝成果。

圖六-1

圖六-1

圖六-2

圖六-2

直視茫茫星海中的小光點

從 11 月之後,目視哈雷彗星已經不是一件難事,校園裡面許多人都想目睹哈雷,但是當大家透過望遠鏡只看到一團模糊的小光點時,都很訝異地問,這就是哈雷彗星?和他們的想像差距甚大。天文社為了迎接哈雷彗星回歸,在當時也著手編撰編刊物,包括有《茫茫星海尋哈雷》(圖七),《哈雷專號》等,讓全校同學能更認識這顆世紀彗星。除此之外,記得當年曾建議天文社能搭這哈雷彗星的旋風,推出一些現在所謂的文創小物,諸如:徽章、紀念 T 恤,只是後續因眾多因素,並沒有全部實現。

圖七

圖七

到 1985 年底前,有了一些目視與攝影觀測結果出來,紀錄於社上。86 年初,北部天氣一直不佳,同時彗星也漸漸接近太陽不利於觀測,2 月底至 4 月上旬,得在日出前才看得到,接著 4 月下旬後,哈雷彗星又再度在夜空中出現,只是軌道逐漸離開太陽,亮度也逐漸降低了。1985-86 年哈雷的回歸,並未像 1910 年那次,展現壯麗的彗尾,而且整體亮度也令全球天文同好頗感失望。一生難得欣賞一次的哈雷彗星,就在它低調的來去後讓人們留下問號,下次哈雷彗星還會再回歸嗎?

無論這次哈雷彗星的到訪,是否有符合喜好天文的人的期待與想像,但是筆者能躬逢其盛,在清華園中目睹、記錄,並與社員共同享受那段追星的日子,也不算有甚麼遺憾了。